-
PPT设计的字体使用基础教程
-
为何将字体拿出来单独讲解? 因为PPT中,文字充斥的比例,占据了至少50%以上,选择一款好的字体,对于PPT,对于观众,都是势在必行。而一味的想在字体上寻找并突出变化,却很容易犯错误,降低PPT规范性。
我们经常见到的在1个PPT或1页PPT内含有3种或3种以上的字体,这样即便是拥有较为美观的模板或图示来辅助,也会影响到整个PPT的专业程度。
反观PPT的“模板标准”,上图在内容的层级划分和字体的使用上并没有执行模板内的设计。模板的定义被模糊,使得规范性大大降低。
当我们明确了观点,页面中字体的问题也就慢慢的凸现出来。即便是有了规范的模板和漂亮的图示,但如果字体运用的不合理,也将大大降低整体的规范性和专业程度。字体问题,不容小视。
问题①:标题为了区分主副关系,用了2种字体。
——其实之前已经做了大小上的区分,观众已经很明确的理解其中的主次关系,所以此处的2种字体设计则显画蛇添足。(因为标题区底色为深色,黑色会不明显,建议应换成白色。)
问题②:小标题为了与内容区分,换了一种字体。
——思路是对的,但因隶书字体较扁,即便是同一字号,但与内容部分在大小上很难区分。主次关系依旧不明确。 隶书与宋体和黑体的区分较大,在页面整体上给人以突兀感。
问题③:次级内容文字过大,喧宾夺主。
——这个容易理解,参考上面的“模板标准”,内容文字应该逐级减小。
问题④:字体的“定位”过于模糊。
——为了强调“步骤4”,所以隶书字体又一次出现,这时隶书字体分别在3个不同的位置依次出现,也许是为了起强调作用,但它带给观众的更多是困扰,也没有起到好的效果。
应执行模板内的字体使用标准(层级、大小),减少多种字体种类的使用,下图是修正后的效果。
多并不意味一定好。在PPT内大量使用丰富且充满变化的字体,给人以不确定性和文字间的硬性拼接感。最终导致页面的框架松散,层级划分不明确,从而显得页面不够精良,缺乏专业程度。而规范的模板,并加以正确的使用执行,则可以大大的改善上述情况。
说了这么多,这应该都算是一些理论分析,与“准备工作”无关,有点跑题。但在PPT制作前,应将此概念根深蒂固。此后再制作则避免了字体带来“损失”,大大节约工作量,提高了效率,节约了时间。所以,这也算是一种准备工作吧!
本文摘自:https://www.office26.com/powerpoint/powerpoint_509.html,感谢原作者!